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:每天只种一棵草
ID:yourshoppinglist
我前阵子在朋友家被激起了继续看房的热情。
先来猜猜这个房子在哪儿?
不在京都也不在郊野,这个小桃源就在广州的闹市区。
我去找他们玩那天顶着正午烈日,但一进门就像穿越了。家里没装隔音玻璃,但好像一点车声都听不见。
眼尖的读者认出是暨大教授谷子老师和雨先生、女儿芽芽的家。
前身是普通的老房子,改造后得到超宽敞的公共空间、带中岛的大厨房、幽静的和室,和满眼全是树的阳光房~
感受下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!
装修前
装修后
先上户型图??她家是典型的L-D-K 结构,客厅(L)、餐厅(D)、厨房(K)打通;还有一个和室和两个卧室。
我进去的感觉就是:细节丰富但视线通透,可以一路大摇大摆穿过客厅、餐厅、延伸到厨房,走走停停处都是好玩的小东西。
起居室和餐厅中间直接用矮柜分隔
能储物、不挡视线,又有分区作用
我非常不喜欢家徒四壁风的房子,喜欢到处都是好玩的、好看的,谷子老师家正好长在我审美点上:
她两口子都不喜欢性冷淡风,也没什么网红单品,家里收藏了她几百件餐具和茶具,根据四季的风情换着用;雨先生是咖啡发烧友,窗台上都是各种工具。
但我又不觉得乱糟糟,感觉是进了一个玲琅满目很好逛的的杂货店;而且我发现她家看不到收纳箱和架子,也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感的电器。
她带我凑近看,我才发现原来看起来是用来隔断的家具、房间,都是隐藏的收纳空间!
电脑、冰箱都藏得脑洞大开:这个隔开饭厅的的矮柜进门时很容易被忽略,原来电脑和书就在里面。
老房户型所幸本来比较周正,而且南北对流、采光好,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南边的阳光,几乎全屋都换成氛围高手??上海老钢窗+压花玻璃。
亲眼看更心动,这种压花玻璃本身不贵,但折射的光把全屋都镀上柔焦滤镜。下午3、4点会看到碎钻似的光点?;她说傍晚会透出钴蓝色,他们装修前也没想过原来会那么美~
烟火气扑闪扑闪,好舒服~
她和雨先生因为爆改成小圈子里的“红人”,好多朋友来取经。
我本来就想叨扰一小时,结果聊了一下午,下面看看我最喜欢的几个角落和她的好物推荐吧~ (例牌声明:本文不含任何商业推广和软性植入)
向往的生活 就是这个样子
我跟谷子老师开玩笑说来这趟又有买老房的信心 (之前我妈不太能接受老房子,进度条停滞了) ,不过他们也是住了十年才决定爆改。
她在家最常待在厨房和和室,心力也投入最多,确实物超所值。
这个厨房和饭厅就是我的理想型,视线通透又层次分明,她说开放式空间的好处,是抬眼能看到家人,但又不互相打扰,对中小户型也是“显大”的实用招数。
在客厅“偷空间”第一个改变是打掉了旧房型中间的墙(非承重);有条件做开放或半开放式厨房,可以参考几个tips了!
厨房:
动线设计好,小厨房也能五脏俱全
其实换算成传统格局,这个厨房并不大,装中岛挺奢侈的。
但她说三餐都在家做,装修前就笃定要个有中岛的厨房。
原生厨房直接搭不太可能,索性牺牲了晾衣服的小阳台,合并进来后厨房也因此拥有了一整面富裕阳光。
Tip 1?? :小户型也能做中岛
但中岛毕竟是一大块,谷子老师想尽了各种偷空间的办法??中岛台面是自己淘的老榆木板,但猜猜下面是啥?
我进去找了半天发现没有冰箱。其实冰箱就塞在中岛下面。他们因地制宜,选了一款中国家庭不常用的卧式冰箱,恰好能严丝合缝塞进去。
醍醐灌顶!
中岛平白多了一大块置物区,做饭时也能和家人聊天,这儿也是上菜区:
饭菜在炉灶那边准备后,转身就可以放中岛上出菜。
因为没地方晾衣服,他们就把洗衣机和烘干机装在水槽和流理台下面,灶台下面有烤箱,等于90%的大电器都完美藏进厨房了~
Tip 2?? :流畅的动线设计
厨房整个格局看着满,但不乱,她认真设计过动线,从左到右每块功能区正好是“洗-切-炒-放”,锅和调料都在伸手可达的距离,做饭行云流水。
饭菜一转身就可以放到中岛上,家人也很方便转移到餐厅上座。
原来的阳台改成水槽和宽敞的流理台,
洗菜、切好,右转过来就是烹饪区,有灶台和烤箱。
Tip 3?? :三十支锅全靠吊架收纳
爱做饭的人家里,锅具怎么收纳是大难题。我们做客的几个朋友家各有各招:
规划整理师@大茶用书架当隔板,锅竖立收纳进柜里??
180的男生@折光,就全都挂墙上??
谷子老师比较娇小,就在中岛上方设计了吊架,小锅、小铲统统往上挂??
这种欧式吊架一般是大厨房专属,还挂不了太多。
但女人嘛,想要的一定要搞到,她就自己画图、找了金工木器工房定做刚好契合中岛宽度的框架、又找了钩子,搞定。
Tip 4?? :开放厨房也可少油烟
好白分享过开放式厨房改造心得,很多读者觉得不适合中餐。但我去他们家就发现几乎没菜味;男主人雨先生还是四川人,常做爆炒。
三年里三餐都在家做,但天花板和墙面几乎看不到油烟渍;他的经验是:
抽油烟机一定要选国牌!进口品牌功能基于西式煮食,设计没那么接地气,她家买了老板最大功率的一款,目前很满意。
有条件全屋装新风系统,更好地散味通风。
和室:
喝茶聊天、打滚睡觉,真正的居心之地!
谷子老师家另一个高光改造,就是活活偷了一块改成榻榻米房,那天我们喝了一下午茶,舒服得快躺平了。有精气神的和室,仿佛会自己念《阴翳礼赞》。
网友对榻榻米的评价比较两级,大部分人担心积灰、发霉。
但这个空间在他们家利用率超高,平时吸吸灰、布擦一擦,至今也没有霉变。
和室正对餐桌、用移门隔开。关键就是这个移门,轻轻拉,房间格局和氛围就会完全不同:全部打开就和餐厅连通融为大空间;往两边掩映又是一番缱绻院落的景象。
他们不想限制这块的功能,只留了小矮桌和小矮柜。朋友来了是喝茶聊天的会客室,独处可以看书打盹,父母来过夜就铺上床变小客卧。
他俩很喜欢茶和咖啡,但屋里看不到任何收纳箱和柜子。然后先生掀开榻榻米:底下是松木做的收纳柜。
整个抬高做九宫格地台,等于一个放平的超大柜子!
和室虽美但质量很多细节要求,她专门给了一些经验:
1. 软硬装不要全包给一家公司做,建议找江浙沪一带的和室设计工作室,和室有一套专业的审美和工艺体系 (比如防霉防潮、榻榻米防变形) 。
2. 做和室先想清楚用途,做减法更保险。当初销售推荐做大量壁柜,还有松竹梅印花、甚至电动麻将桌,但这一装意境全没了,他们果断拒绝。
和室直接连着儿童房,其他小朋友来串门都会变柠檬精。在尽量简洁的原则下,他们给芽芽留下很多让她自己成长的空间。
Tip 1??、简洁为主,制造点小惊喜
儿童房和阳台有个好玩的雪见门。
雪见门可以只提拉下半段,一个随意调节大小的“窗户”,这样天热、天冷时,就算躺床上也能瞄到阳台外的绿意。
床旁边的窗其实是假的,是一个大灯箱,暖黄熹微的光亮适合夜晚,安抚小朋友入眠
Tip 2??:给小朋友专属的收纳空间
芽芽房间里有很明确的收纳区域,门口两个柜子是她的小衣柜、放当季衣物,专门做到小朋友轻松挂好衣服的高度。
阳台底下抬高做成收纳区:一整排藤编篮子放在延伸出来的地台下,玩具顺手能装进篮子里。
可能是儿童房设计得舒服合理,她说芽芽很小就很爱自己收纳,也不准大人插手,ag真人娱乐。妈妈们可以借鉴一下
主人的好品味推荐
她家太多好看的东西,唯一被她后悔吐槽的是洗碗机,也在中岛下面,倒不是说洗碗机不好,而是她发现自己大部分餐具都不能机洗,等于闲置了。
所以建议不必硬跟风装,先考虑煮食习惯和食器需求。
照例的好物环节,来说说我被种草的几件东西:
1?? 吊灯引挂器
他们家灯光挺多讲究。想营造古典的温馨感,这种无主灯、低重心、多用局部照明的办法可以照着学起来。
全家一共58个灯
换灯方便主要靠这个引挂器,很有意思,转一下就能装上去,换吊灯就像换灯泡一样简单,他们时不时就换灯罩改变一下氛围。
就是这个东西
关键词:日本引挂器
晚上家里一团一团的局部灯亮起来,整个屋子慢慢进入了休息模式。
虽然身在都市,似乎也找到了跟自然同频的节奏。
2?? SMEG五头炉灶
谷子老师说虽贵但值的一个大件。本来销售不太推荐,说国内用这个牌子的人都不太做饭,就是图好看,火力不能全部调。
但她发现五个炉头能一起用火力,一个炒菜,一个烧肉,一个煲汤,一个蒸饭,基本同一时间就搞定所有菜。
缺点是只有一个炉头的火力可以调节,其他几个是固定的。
最后还是选了白色,用了三年,依旧美貌。
3?? 海弟木工小边桌
设计感和实用性都满分的小边桌,平时放客厅的阅读区,可以放书搁茶,有需要时也可以在上面伏案书写。
小书桌看着简单,做工一点不马虎,甚至可以折叠收纳。
谷子老师和雨先生都很喜欢「海弟木工」,大餐桌也是来自它家,非常耐看。「海弟木工」是小产量的木作家路线,不算便宜,但是材料和做工很好。
4?? 美诺烘干机
烘干机是他们说有幸福感的大件,美诺也算是烘干机届爱马仕。家里没地方晾衣服,但烘干机烘好的衣服马上拿出来的质感比被阳光晒得脆脆的更好。
特别好笑的是,当时师傅得知没有电梯都傻眼了,说还没见过住楼梯楼的人买这个牌子......不过确实一分钱一分货,烘干后的衣服蓬松温润~
装修了房也重启了生活
我们总说家是人一生的容器,我在和室呆的几小时里,脑子里也偶尔跳出这句话。
这个房子装得好,不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懂,相反两口子既不是设计师、也不搞艺术,前十年住得并不精致:
阳台装修前后对比
现在的慢生活状态,包括喝茶、咖啡、钻研漆器瓷器的风雅喜好,几乎都是因为装修和搬进去后慢慢培养起来的。
装修也没有专门参考过哪个博主,主要是以前经常旅行,住各种民宿慢慢积累出固定的喜好:舒适、温润,所有东西都很实用。
雨先生说装修对他影响巨大:他原来回家不是躺着看电视就是回书房加班。
有小孩后,周末偶尔找舒服的民宿短途旅行。后来一细想,人总想往外跑、花钱体验更好的东西,其实就是对身处的环境不满意。
老房子地段很好,他们索性不换房、把钱留下来装修成喜欢的样子。现在哪儿都不想去,出差也不花钱住高端酒店了,“反正都没家里好看舒服”~
?♀? 决不妥协:
一年半改造了家也改造了老公
很多人逢装修就家变,但他们分工很明确:谷子负责设计,雨先生负责盯施工细节,喜好也趋同,罕见地没有内部矛盾。
谷子金句:改造男人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他装修。
雨先生就是从不管家务事到如今持家一把手,因为亲历了所有过程,入住后就特别爱惜,打扫厨房、擦榻榻米都是他主动管,整个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再不怕麻烦了。
他给我的装修经验就是:
1.先想明白自己喜欢什么;2.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妥协。
雨先生说很多朋友来家里都说想照搬、购买链接也给了,但基本90%都放弃了。都是家人和装修公司嫌麻烦,主人怕扯皮最后就算了,一件事妥协,后面所有事情也会妥协,所以怎么装都差很多......
但他俩想得很明白,管装修就为了改变自己,慢慢磨了1年半磨到自己满意为止。比如这些好看的老钢窗,是大老远从上海订的,广州没有师傅能安装。他们最后硬是找了个师傅学会了安装手艺。
他们家软装硬装分开公司做,全程自己盯,大部分软装也是亲自淘的。
她建议最好不在同一个品牌买齐全部,慢慢来,你清楚自己要啥,就一定能淘到最合适的。
像这两个书架就是在一家地下书店的仓库淘来的,旧时的铁梨木质量感人,现在很少能见到这么美的柜子了。
芽芽的椅子原来是理发店用的,非常结实,而且可以调节高度:
写在后面:
在他们家喝茶的时候,她说窗台的小野花一天就会凋谢。不觉聊到傍晚,它真的就突然掉下来了。
被精心对待的房子也是有呼吸感的,光影和野花提醒人时间在流逝。但任何虚度都不是浪费,仿佛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。
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
我们也有小红书账号啦
日常分享好玩的好吃的省钱的有趣的
现在关注【乐活记】小红书并留言
油菜将从中抽取三个小伙伴发红包
▲点击关注▲
作者简介 :每天只种一棵草(ID:yourshoppinglist)。小而美的好物清单。内容已获独家授权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